在冰天雪地里从挨冻到被冻死,你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厚厚的羽绒服已经无法为你保暖,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的神经信号让你的外周血管收缩,这对你的肢体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离心脏最远的肢体最先感受到冰冷和低温,你的手指和脚趾开始失温。最开始是手指脚趾皮肤发红,刺痛,浅表组织冷却、血液粘度增加。随着浅表组织继续冷却,这些部位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开始出现冰晶,手指开始缺血缺氧,还会面临冰晶的暴力破坏。
当不可逆的损伤逐渐深入,皮肤会变成白色或蓝灰色,手指脚趾的感觉消失了,关节或肌肉可能无法动弹,随着组织的坏死,你的手指会变得又黑又硬。
到这个程度大概率需要截肢,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寒冷刺激下体温调节中枢会努力维持你的核心体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如果你的产热一直跟不上散热,中心体温(CBT)一路跌到35℃以下,失温症开始了。
在最初(35℃到32℃)你的体温调节中枢仍在努力,你的大脑逐渐受到影响,变得迟钝,你的原始本能开始与你的理性头脑抢夺身体的掌控权。
当体温继续下降(32℃到28℃),体温调节机制衰竭,温热的血液从核心涌向四肢,你会感受到一种灼烧感,在本能的驱使下你或许会开始脱衣服,这被称为“反常脱衣”现象。
在一份来自瑞典的研究中研究者统计了207个致死性低体温病例,其中有63例出现了“反常脱衣”,有39例脱了鞋子,33例脱了上身,23例脱了下身。
在意识消失之前,你的脑干还会自主支配着你去寻找隐蔽的“安全”地方,可能是床底下、橱柜后面,甚至挖坑把自己埋到雪里,这被称为“终末挖洞行为”。
1995年德国的研究者在研究致死性失温的反常表现时,首次总结并命名了这个现象,他们研究了1978到1994年,69例致死性失温案例,有17例出现反常脱衣,其中14例出现了终末挖洞行为。这些尸体出现在公园长椅下,房间角落,床底下,货架下面,甚至森林中低洼的坑里。寻求一个安稳小窝的原始欲望,根植于你的基因,陪伴着你陷入昏迷。
虽然意识丧失了,但你的脑并没有彻底罢工,它比你想象中更能耐受低温,还能维持你基本的生命活动。
不堪重负的心脏更可能率先给你的生命带来一些“小”困难。
心脏正常跳动的背后是一系列电信号指导的,正常情况的电信号会沿着规律的通路指导你的心脏协调地收缩。低体温下,流回心脏的冰冷血液会让原本规律的电信号传导变得迟滞,混乱,负责工作的肌肉没法独善其身,一系列的心律失常的情况在低体温下十分常见。
最终心室纤颤发生了,你的心室不再像以往那样协调地收缩,而是没有规律地颤抖,就像原本舵手整齐划桨前进的小船,突然乱了划桨的顺序,船无法前行,室颤中的心室无法向身体泵血。
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弥散性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诸多情况形成恶性循环,你的身体迅速滑向深渊,生命在几分钟内便会彻底流逝。
极端的低温下,分解你尸体的微生物活动会被抑制。
这是一个残忍的人体冷冻,也没有什么复苏的机会。世界上的第一位人体冷冻的客户是詹姆斯·贝德福德教授,他在1967年准备了整整十万美元用于人体冷冻与复苏的研究,但最终也没能让他在50年后的2017年按计划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