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除了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新标准还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

连续下坡的路段,车速可能会超过25km/h,之前电机还能输出动力,以后就直接断电了。

针对非法改装问题,新标准在电机、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这几个方面做了强化。

首先,限制电机转速、功率和转矩,确保电机在输入电压达到最高时,车速也无法超过25km/h。

简单的「软件解码」,很难再解除限速,因为电机用尽全力只能跑这么快。

好在,新标准也增加了电机低速运行转矩限值,保证车辆正常的短距离爬坡能力。

想通过换电机来提速,也行不太通。

控制器不再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并具备过定锁压功能,剪线、跳线没法修改;限速器不再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

想增加电池组或换电池,以此提高续航,同样难以办到。

充电器、蓄电池、控制器必须统一,换了任意一个,结果只会是电鸡变死机。

即便你把车架以外的零部件全换了,目前各地都在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交警只需扫下码,即可识别车辆是否经过非法改装,执法效率Max。

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并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改善制动性能要求,缩短了刹车距离。

不再强制要求安装脚踏板,并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

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北斗定位模块主要是为了防盗;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可以及时反馈车辆异常行驶状态,以及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为防止老旧电动自行车,因电气线路严重老化引发火灾事故,新标准要求明确标示电动自行车建议使用年限。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未来,此类车型续航有望提升。

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