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领域的软件会持续运行数十年,比如发电厂、起搏器、飞机、桥梁、重型机械的软件,这些领域的软件可能几年甚至更久都不会改动,然后在需要时推出一个新的大版本。
如果一个软件的开发周期长达数十年,需要长期维护,最好做到下面几点。
软件的依赖项越多,长期越难以维护。依赖包括开发时依赖和运行时依赖,都是越少越好。
现在的很多软件在运行时会调用云服务,除了依赖第三方甚至还要依赖稳定的网络,不利于长期维护。
测试对于重构、删除和添加功能会提供极大的帮助。当你中断几年后重新开始开发,测试用户能让你快速了解系统。
复杂性是软件开发的头号敌人,会让最好的程序员和团队都铩羽而归。
由于熵增定律和人类行为,除非你有意识地遏制,否则复杂性总是会增加。
你需要养成严格的开发习惯:尽早和频繁地重构,删除不必要的或重复的代码,花时间简化
。
代码越简单越好,代码的运行逻辑要显而易见,你永远不会后悔编写了简单的代码。一定不要将复杂化,无止尽的相互调用仅仅为了完成一个简单的功能。
那些看上去很聪明、很高深的代码,会让后期的调试和理解变得复杂。特别注意那些高性能代码,只有当你正确理解它们时,它们才有效。
那些眼下时髦、被热炒的明星技术,如果没有得到充分验证,也需要规避。
你最好只使用至少有10年历史的可靠技术。有一条规则是,某项技术的寿命与它们当前的年龄成正比,存在越久的东西越可能继续存在。
如果软件不是持续更新,开发者的注意力就会转到其他地方,不会立即跟进,需要有日志和遥测,能把运行过程记录下来。
文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编写原始代码时的想法。可能的话,记录所有事物,不仅仅是代码,还有理念、想法和为什么。
团队人员变化是很常见的。在许多地方,在一个团队呆三年就已经很久了。虽然你可以用良好的文档和出色的测试,来抵消这种人员变化,但对一个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软件项目来说这很困难。
软件长寿的最简单办法之一就是让开发成员长期稳定,保持工作,你必须给你的程序员提供良好待遇,否则他们就会离开。
在某些地方,软件是外包公司或咨询顾问写的,他们将代码丢到你的系统中后离开。对于长期运行的软件,这是非常糟糕的安排。
让你的代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是保持代码可靠的一个好方法。只有质量良好的代码,人们才愿意对外分享,如果不开源,人们会愿意在组织内部接受质量更差的代码。
开源代码有更高的标准、更多的测试,这是让代码不过时的一种绝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