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情低落时,好好睡一觉或许有所帮助,但心情不佳或烦闷时,睡眠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睡眠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具体原因仍不清楚。
英国约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削弱人们排除不愉快记忆的能力,影响心理健康,首次揭示了其背后的神经过程。
记忆与心理健康紧密相连,在某些提示下,不愉快经历的记忆可能突然闯入意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侵入性记忆只是偶尔和短暂的干扰,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患者来说,这些记忆可能反复出现。
大脑中存在一种保护机制,帮助人们不总是沉浸在创伤之中。记忆抑制的一种方式是阻止记忆的检索,将其从意识中清除。研究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睡眠不足的人在抑制不愉快记忆检索方面表现较差。
研究人员对8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了实验,参与者被分为两组,一组在实验室中享受了充足的睡眠,另一组则整夜保持清醒。所有参与者被要求进行一种名为TNT(Think/No-Think,思考/不思考)的记忆实验,测试他们对负面记忆的抑制能力。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并测量心率,用来探究记忆抑制的神经过程。
TNT实验包括“思考实验”与“不思考实验”两部分,实验中参与者会看到一系列面孔(中性表情)和场景(中性或负面)的配对并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评估阶段,参与者会再次看到这些面孔,但这次面孔出现在红色或者绿色的框架中,对应思考/不思考的指令。
当面孔出现在绿色框架中时,参与者需要尽可能详细地回忆与该面孔配对的场景,当面孔出现在红色框架中时,参与者需要专注于面孔本身,并尽可能地阻止与该面孔配对的场景进入意识。
实验结果显示睡眠不足的参与者在抑制负面记忆方面表现较差,功能性神经影像学扫描结果揭示了这种记忆控制缺陷与支持记忆检索抑制的大脑区域之间的联系。
在记忆抑制过程中,与睡眠不足组相比,休息良好的参与者在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控制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大脑区域)显示出更多的激活,他们在尝试抑制不想要的记忆时,海马体(与记忆检索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也有所减少。
睡眠主要分为浅睡期、深睡期与快速眼动期,脑区域的夜间恢复与快速眼动睡眠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眼球会快速左右移动,是梦境最活跃的阶段,其间大脑活动水平接近甚至超过清醒状态,特别是与记忆、情感和学习相关的脑区,如海马体和杏仁核。
在获得良好休息的参与者中,那些有更多快速眼动睡眠的人在记忆抑制过程中更能激活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快速眼动睡眠在恢复前额叶控制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恢复对不愉快记忆的抑制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为睡眠与心理健康之间联系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可能有助于开发针对抑郁症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