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团队在《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人体组织中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浓度与某些特定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此前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已在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组织中被发现,包括皮肤、动脉、静脉、血栓、骨髓、睾丸、精液、子宫和胎盘等。研究发现这些颗粒的浓度与炎症性肠病、血栓形成、宫颈癌和子宫肌瘤等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毒理学实验进一步显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能够引发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和多种细胞凋亡,甚至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可能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员观察到,在病变组织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浓度通常高于无病变组织,它们的积累可能与局部病理变化有关。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微塑料和纳米塑料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一发现无疑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