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与海藻的区别

3月7日发布在百科

海草(Seagrass)是生长在热带和温带海域沿岸浅水区的单子叶植物。作为高等植物,海草具备根、茎、叶的分化,能够适应海洋沉水环境,是唯一能在海水中完成萌发、开花和结实的被子植物。尽管名字中带有“草”,海草与海藻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

全球海草种类约有72种,我国分布有22种,隶属于4科10属,占全球种类的30%。中国的海草科包括丝粉藻科、水鳖科、大叶藻科和川蔓藻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科中有3个以“藻”命名,10个属中有7个、22个种中有16个也以“藻”命名,例如二药藻、大叶藻、针叶藻和黑纤维虾海藻等。这种命名方式容易让人误将海草与海藻混淆,给研究、保护和利用带来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达成共识,将以“藻”命名的海草统一更名为“草”,未来新发现的海草也将遵循这一命名规则。例如,丝粉藻改称海神草,泰来藻改称海龟草,日本大叶藻改称矮大叶藻。

海草与海藻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生物结构。海草是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开花并产生种子。而海藻是海产藻类的统称,结构简单,缺乏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海藻种类繁多,从蓝藻门到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共有1万多种。常见的海带、紫菜和裙带菜都属于海藻。

海草分布广泛,除南极外,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的沿岸浅水区均有其踪迹。由于依赖光合作用,海草多生长在水下1至10米处,少数种类可延伸至水下60米。它们通常沿缓坡海岸线成片分布,形成海草床。海草床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基础,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海草床常被称为“海底草原”,但并非所有海草分布区都能被称为“床”。只有面积达到3至5平方千米、厚度超过1米的高密度海草群落才能被称为海草床。这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在海洋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